遗赂是一个汉语词汇,读音为`wèi lù`,注音为`ㄨㄟˋ ㄌㄨˋ`。它的基本含义是赠送财物。这个词汇在古文中也有出现,如宋罗烨的《醉翁谈录·嘲人面似猿猴》中就有记载。
遗赂还可以指:
1. 赠送的财物;
2. 行贿的财物。
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,但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遇到
遗赂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如何?
遗赂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例子有哪些?
遗洒和遗撒在现代汉语中的区别是什么?